人人搜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人人搜书 > 首辅的农门夫人 > 第73章 叶瑾中举

第73章 叶瑾中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得知唐梨最近太过劳累,需要卧床休息。

叶瑾也不粘着唐梨了,扶着唐梨的身子说:

“阿梨,你快躺下,好好休息。”

唐梨也有些困乏,道了一声好,躺着闭着眼睛睡着了。

叶瑾坐在床边,看着唐梨睡着后,给她压了压被子。

亲了一口,轻手轻脚的退出房间。

堂屋里。

姜柔和唐大山坐在堂屋正说着话,便看见女婿走过来。

姜柔开口道:

“瑾儿过来了,来,坐,黎宝睡下了吗?”

叶瑾先是叫了一声爹娘,然后再坐下回答道:

“阿梨,已经睡下了。”

听见唐梨睡下了,二人便说话声音小了些。

唐大山对着叶瑾道:

“大夫说黎宝最近劳累,不适合长途跋涉。

我刚和你娘在商量着要不要在省城多住一段时间。

现在想问问你的意思,你是怎么想的?”

叶瑾开口道:

“爹娘,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在一切以阿梨为主。

在省城多住一段时间也挺好的,还可以直接在这第一时间知道我的乡试成绩,也不用特地花钱请人告知了。”

科举考试,若是远处的考生提早回家了,便要花钱请专门跑路报成绩的人。

当然若是乡试前三名的优秀考生,官方会特地安排官兵前去报喜的,不用考生费钱。

唐大山:“那就这样决定了,我们在省城多住一段时间。”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唐大山和姜柔对于弱不禁风的叶瑾是不满意的。

怕他支愣不起来,以后反而是黎宝来照顾他。

可是后面叶瑾对唐梨的种种表现,事事以唐梨为先。

唐梨让他去科举,他便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每天都坚持早起读书。

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

所以就算叶瑾在家里什么活儿也不干只吃白饭。

家里还要花钱供他读书,他们也是愿意的。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一家人便在省城暂住了下来。

这天一家人关着门在家里捯饬收拾,既然要住一段时间了,还是得好好收拾一下屋子。

唐梨和叶瑾那晚上出门带回来的两颗番茄苗,这会儿被姜柔放置在院子靠墙的一侧。

听唐梨说,这红柿苗还会像藤蔓一样的爬着长。

于是唐大山这会儿便在靠墙的地方,用树枝简单的给小树苗搭了一个爬架,任由红柿苗在阳光下自由的生长。

叶瑾则是在书房认真看书,乡试若是过了,一年后的二月他还要参加春闱,所以时间还是挺紧迫的。

叶瑾在书房看书累了就出来院子里陪陪唐梨,陪着她在阴凉处走走,活动活动腿脚。

“咚咚咚……咚咚咚……”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唐大山在搭架子,姜柔在给红柿苗浇水。

听见敲门声。姜柔放下水瓢,过去开门。

打开门便看着一个身穿官兵服饰的人站在门口。

“老夫人,请问这里是叶瑾叶相公的住处吗?”

姜柔回答道:“是的,你有什么事吗?”

官兵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随即喜笑颜开:

“我是专门过来给叶相公报喜的,恭喜叶相公摘得桂榜!”

姜柔不知道什么桂榜不桂榜的,但是她听到了恭喜两个字。

这两个字她熟啊,这就是说明叶瑾那是考上了啊!

在院子里散步的唐梨和叶瑾一听有人报喜,都凑到门口来。

唐大山也放下手里的活计,走到门口。

官兵一看,朝着门口走过来两位,一男一女。

年轻的男子想来就是叶瑾了,于是便对着叶瑾作揖道:

“恭喜叶相公摘得桂榜,高中举人!”

大家凑近,都听的清楚。

一听叶瑾真的中举了,纷纷笑容满面,高兴的不得了。

原本想要邀请报喜官进屋坐会儿的,官兵却摆手道:

“我就不叨扰了,我只是提前过来报信的,还有两家得走走。

一会儿衙门会有专门的大人过宣读叶相公中举事宜,叶相公也得准备准备。”

说完,报喜官便又是作揖准备离开。

叶瑾同样作揖回礼,顺带给了报喜官一些赏钱:“那我便不送了。”

官兵得了赏钱,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低声说了一句:

“鹿鸣宴,叶相公可得去啊。”便走了。

待报喜官一走,一家人赶紧把院子里收拾出来。

“阿梨,你就坐着,我和爹娘来收拾。”

叶瑾看着唐梨正准备弯腰捡地上的树枝,赶紧制止。

唐梨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对象,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什么事都不及唐梨重要。

叶瑾和姜柔、唐大山简单把院子打扫一下,把搭架子的垃圾处理了一下,然后把半开的大门全部敞开,等着衙门的大人过来宣布。

不一会儿巷子外就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锣声渐渐接近……

听见锣鼓的声音,巷子周围的住户纷纷开门出来凑个热闹。

每次秋闱,这个巷子便会热闹起来,有衙差陪同大人一起过来宣读中举的人。

周围的人都会开门出来凑凑热闹,都想看看这次中举的举人老爷长什么样儿,顺带沾沾喜气。

一行人敲锣打鼓的停在了叶瑾住的院子门前。

一家四口本就在院子里等着宣读的大人过来,这会儿看见大人们进院子,叶瑾率先站在前面。

一名衙差对着叶瑾开口道:“可是叶瑾?”

叶瑾回答:“正是。”

听到叶瑾的回答后,衙差身边为首的大人便拿着红纸开始展开。

对着叶瑾宣读道:

“大庆三十六年九月初八,本次秋闱,学子叶瑾名列前茅,喜得桂榜。

凡孝廉者,赐原户籍良田十亩,拥有入仕权。

名下所有土地拥有免税权、家中男丁者免除征役和役税。”

大人说完后,便收起红纸,对着叶瑾又说了一句:

“恭喜叶举人!明日巡抚大人设宴登高楼,做鹿鸣宴以恭贺各位新科举人,还望叶举人准时赴约。”

叶瑾拱手答道:“我等省的,多谢大人辛苦一趟告知。”

说完后,随行的衙役给了叶瑾一个盒子。

一行人便又离开准备去下一家宣布。

秋闱是全国的举子一同参加考试,难易程度显而易见。

只有桂榜上前六名考中的考生,才会有衙役大张旗鼓的敲锣打鼓,衙门大人随行宣布的。

叶瑾恰好考中了第六名,全国性质的第六名,还是很厉害的了。

巷子周围观望的人家看见过来宣布成绩的大人走后,纷纷凑到叶瑾家的门前来道贺。

祝贺喜庆的话儿一句又一句的往外冒。

“恭喜叶举人,贺喜叶举人。”

“叶举人果然是才貌双全啊。”

“叶举人少年成才,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些人可都是个人精。

刚刚衙门的大人宣布的时候,他们可是听清楚了这位新科举人是姓叶的。

不绝于耳的夸赞声,又引来了一些附近的老百姓。

幸好前些日子唐梨有预感叶瑾能考中,让她爹娘出门去兑换了许多铜钱和碎银子。

这会儿这些铜钱和碎银子便派上用场了。

叶瑾怕人群冲撞了唐梨,便带着她往后靠了靠,让爹娘在门前撒了许多铜钱和碎银子。

大家欢欢喜喜的来捡,这可是举人老爷的喜钱,还是靠前名次的,说不定能沾到喜气,以后自家孩子也考一个呢!

众人散去后,一家人才关上院门,走回堂屋。

一家人坐下后,叶瑾便打开盒子看看。

盒子里有一枚铁制的腰牌,代表着举人的身份。

一张写了刚刚衙门大人说的举人特权的纸张,只是纸张上面写的更加详细还盖了晋宁省的官府印章。

还有一张鹿鸣宴的请帖。

这会儿领了这些,回到府城还有其他的奖励呢!

所以大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呢!

这不,一家人一下子就拥有了十亩的上等农田,以及税收都基本免完了,只剩下人口税和户税了。

这两项对于人口简单的唐家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

第二日。

唐梨还在睡觉,叶瑾便起床换上举人的服饰。

在家吃过早饭后,便早早的去登高楼参加鹿鸣宴。

虽然鹿鸣宴是在午时举行,但是身为举子理应早早过去。

此次参加鹿鸣宴的除了众位举子和巡抚大人以外,还有主考官和副考官。

主考官是京城来的内阁大臣是大学士,这次去参加鹿鸣宴除了大家一起吃个饭,相互认识认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士是最接近天子的人。

殿试是天子出题。

既然大学士是接近天子的人,那就会知道天子近来的出题方向。

所以鹿鸣宴的时候,主考官会提醒各位举子会试以及殿试的大概考试方向,也就是题纲了。

想要别人多提醒一点,那就得态度要端正,留给别人一种谦恭的好印象。

这次中举,再加上唐梨有了身孕,叶瑾还没来得及打听好友俞修远的情况。

没想到却是凑巧,叶瑾刚在门口给了门童请帖,转身就看见身后过来的俞修远。

“余兄,好巧!”

叶瑾惊喜的打招呼。

俞修远看见叶瑾,也是十分开心。

“叶弟!没想到这么凑巧,恭喜叶弟高中!”

俞修远给了门童请帖后,对着叶瑾拱手。

叶瑾笑着说:“俞兄也是高中,哪里哪里。”

说着两人一同走进酒楼,踏上阶梯。

走进厢房,屋子里已经稀稀拉拉的也有几人。

叶瑾和俞修远选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趁着大人们还没有来,便闲聊起来。

原来俞修远是此次的第三名,就在叶瑾前面两个名字。

叶瑾原想着以余修远的才华,此次的秋闱他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没曾想到是第三。

细细打听下来才知道,原来是最后一堂考试,俞修远中暑了,硬是坚持着才考完的。

想来那天听到的背后传来的有人晕倒摔地的声音,就是来自俞修远无疑了。

叶瑾不由得庆幸还好他有阿梨,不然以他的身体若是中暑了,估计难以考到好的名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