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搜书

繁体版 简体版
人人搜书 > 首辅的农门夫人 > 第23章 插秧种田

第23章 插秧种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阳春三月,耕地插秧。

村中开始忙碌起来,一家老小早出晚归,全天候在地里。

唐梨家的田地已经泡水第四天,因为之前耕过田施过肥,地里的土质比较蓬松,不用在水田里再翻耕。

今天唐梨家也准备开始插秧,唐大山驾着骡车把温室培育的秧苗拉到田边。一盆盆绿油油的秧苗,在水中傲然挺立充满生机。

插秧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下到水田里,用手将秧苗插进水田,并且深度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唐大山和姜柔都是干过农活的,看着唐梨的动作一下就学会了,叶瑾是个没干过农活的,但是他学习能力还不错,看了几遍也学会了。

彭婶儿家的田在唐梨家田地的旁边不远处,这会儿彭婶儿和她汉子唐正祥也在地里干活。

三月初的时候,彭婶儿家种下水稻,这会儿地里已经稀稀拉拉的长出来秧苗。只是秧苗肉眼可见的没有唐梨家的高,也没有唐梨家有活力。

参差不齐的秧苗混着杂草长在田地里,彭婶儿和唐正祥正埋头除草,一个拿着锄头,一个拿着镰刀。

彭婶儿这会儿弓腰久了有点酸痛,她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握拳用满是茧子的手反向背后,往腰上锤了锤,准备起身伸直腰板活动活动,她一转头,看见唐梨一家正在地里忙活。

彭婶儿以为是刚起身,眼睛有点花,产生幻觉了,用刚刚捶腰的手揉了揉眼睛再看,居然真的是唐梨一家。

这些日子也没有看见他们来地里种稻谷,他们旁边那些秧苗是从哪里来的呢?而且怎么看着比自家地里的长的还要好。

自家的地她是知道的,可比云娘子家的薄田好多了,之前种出来的粮食也比云娘子家的多。

自从这田地被唐梨家买了之后,她平常过来这边干农活的时候也没见唐梨家有人过来料理过田地,她们家这个看着比自家地里还要好的秧苗是从哪里来的?

彭婶儿转头对着唐正祥说道:“当家的,你看隔壁唐梨家的田地,她们家的秧苗怎么比我们的还长的好,而且也没见她们家有过来种过地,这秧苗是哪里来的。”

唐正祥正拿着锄头挖地,闻声也直起身子,转头看了看,确实看见了自家老婆子说的秧苗,秧苗确实长势不错,一团翠绿生机勃勃。

不过他也看见四天前唐大山挖沟渠泡田的事,当时觉得奇怪,不过他和唐大山不怎么熟悉,也没过去和他交谈。

后面在村里他听见了村里庄稼汉老把式说唐大山这个泡田是在毁田地,确实他种田这么多年来也从没听说过要把田泡水里的事。

唐正祥不怎么看好唐大山家的水田,虽然带来的秧苗不错:“他们家一向与村里人不熟,而且最近做的事情也奇奇怪怪的,秧苗可能是从其他地方找的,不过就算秧苗再好,种在水里肯定也活不了。”

唐正祥说完,又继续埋头除草。彭婶儿一听,也觉得哪里有把秧苗种在水里的,也就不纠结唐梨家秧苗的事了,跟着唐正祥一起除草。

唐梨一家四口不知彭婶儿两人的讨论,他们在地里插秧从早上到中午,吃了午饭又继续插秧到晚上,马不停歇的。

日复一日,就这样五亩田四个人还是干了三天才算做完。

唐梨直起腰,这三天,她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了,果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①。’体验了种田,才知道种田的苦。

叶瑾这三天也一直跟着唐梨一起插秧种田,没有看书,后面天天被唐梨催着去看书。

插秧完后,这就完了吗?并没有,插秧完后还需要控制水位。唐梨和她爹娘每天都要去田间观察秧苗的生长。

在第五天的时候,需要给田里施肥,施肥能保证秧苗能更快的成长,追肥之后还需要给地里继续加水灌溉,保证水分充足。

后面田里的事就不用唐梨再上心了,转交给她爹唐大山,就按着平时地里的事来做就行。

放下地里的事儿,唐梨又准备把毛笔做起来,眼看着快到叶瑾去府城考试的日子了,得抓紧时间攒钱才行。

现在她爹需要照料地里的稻谷,肯定是没时间参与的,她娘上午还要做家务,只有下午有时间,两个人终究是慢了些。

毛笔的制作关键还得是笔头,制作笔头,梳毛、去杂质比较费时间,唐梨准备再雇一个人来一起做。

这些都是个精细的活儿,汉子肯定不行的,得妇人女子来才行。不过兔毛快没有了,可以向村里收购兔毛,抓兔子逮兔子这个倒是适合汉子去做。

唐梨要在村里收购兔毛或者兔皮,一张兔皮二十文钱,一两兔毛十文钱,这消息很快传便全村。

兔毛倒是好找,直接在村里说一声便有人会送过来换钱。这找人一起来家里制作毛笔就有点难了。

首先得找个家里情况不复杂的,人品好,手巧的,还要能接受来家里一整天的,不把主家的事儿往外说的,这可就难了。

未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常往外跑的,何况唐梨家里还有两个汉子在。年纪大的妇人倒是可以,就是怕在村里嘴碎。

唐梨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选——云娘子。

云娘子现在虽然得了银两,但是她在村里也只有一间泥瓦房,什么都没有了。还带了一个女儿,一辈子都靠那几两银子,肯定是不行的。

唐梨越想越觉得云娘子适合,她现在没了田地,家里她和她五岁的女儿还要吃饭,她肯定也想四处找活儿干,不能等着坐吃山空。

当时买地的时候也见过,看着人也老实,话不多,是个可靠的。唐梨决定就选云娘子了,一会儿她准备去她家问问。

这会儿云娘子正在家里纳鞋底,家里没了地,开销都是之前卖地的钱,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虽然有住的屋子,山上可以去捡柴,但是吃饭也是费钱的,二丫正在长身体,她也舍不得让她天天吃些素菜整日不见油荤。

那天拿到钱,她先是去买了一斤肉回来吃,她和二丫已经快一年没有尝过肉的滋味了。后面她又去买了几只母鸡回来,母鸡可以下蛋,多的蛋还可以拿去卖,也有了进账。

她每天没事做的时候,便在院子里纳鞋底,拿去镇上卖。镇上鞋底一文钱两双,她一天能做三双。纳鞋底做起来不算简单也不算复杂,就是耗时间,废力气。

——————

唐梨刚走到云娘子家门口,就听见云娘子的声音:

“唐家妹子你怎么过来了。”云娘子抬头,便看见正准备敲门的唐梨。

唐梨走进院门,“我过来是想请你去我家做工,一天十文钱,包顿午饭。”

一天十文钱,她一天也才纳三双鞋底,能有个三文钱。十文钱能抵她三四天的活计了。

云娘子一听,心里虽然很心动,但是又怕她做不好这活计,这可是十文钱。而且她还有二丫,如果去了唐梨家,也不放心二丫一个人在家里。

唐梨见云娘子有点迟疑,瞬间想到她可能在担心二丫怎么办。

“你要是去我家做工,可以带着二丫,中午可以带着她在我家吃饭,但是我也提前给你说好,我不想你在我家做的那些活计传到村子里,这个你得守口如瓶,不能往外说。”

顿了一下,唐梨又说:“你放心,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和我一起梳兔毛,剪兔毛。”

唐梨家一天吃三顿,她是在村里听说了的,村里人寻常都是一天两顿饭。她家之前也是,但是卖了田地拿了银子,她舍不得二丫挨饿,也学着唐梨家一天三顿饭。

云娘子听见可以带着二丫一起,还可以在唐梨家一起吃饭答应着:“好,唐妹子放心,在你家做的事,我肯定不会往外说的。”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云娘子就带着二丫来到唐梨家门口,唐梨家是村里唯一的青砖瓦房,看着就很气派。

“娘,这房子真大,真好看。”二丫拉着云娘子的手说道。

“二丫记得早上娘给你说的吗?一会儿要听话,不能在院子里乱跑。”云娘子嘱咐着二丫。

“娘,我知道,我今天乖乖的坐在娘身边。”二丫刚说完,门就开了。

“云娘子,来的这么早。”开门的是姜柔,她听见门口有声音,便出来看看。

昨天梨宝和她说过她请了云娘子过来一起做毛笔。这会儿见云娘子带着二丫过来了,开门把她们母女俩迎进院子。

唐梨这会儿正在和叶瑾一起在堂屋看书,看见云娘子过来,便出来到院子里。

昨天下午的时候,村里有人家送来了三张兔皮,今天要做的是处理兔皮先剪兔毛。

唐梨招呼着云娘子到院子一侧的棚子里坐下。先前在院子里做毛笔,每次收拾都要好一会儿,唐梨便让她爹干脆在院子的一角搭个棚子,把做毛笔的东西全部搬了进去,现在俨然成了一个手工小作坊了。

见云娘子坐下来后,唐梨便给她讲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云娘子要做的便是把兔皮上的兔毛全部剪下来,然后放进草木灰的水里清洗,做完之后再说。

云娘子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很难的活计,没想到居然这么轻松,只需要剪剪兔毛,然后清洗一下。

这么轻松的活计,一天十文钱,还包了她和二丫的午饭,她得好好干,可不能把这么好的活计给丢了。

别看二丫年纪小,会做的也不少,她帮着她娘一起处理兔皮,兔毛。有了云娘子母女俩的加入,唐梨和姜柔可是轻松了许多。

今天多了两个人,午饭姜柔做了五个菜,一个汤。五个菜里面有三个都是荤菜,一盘回锅肉,一盘凉拌鸡,还有一盘炒鸡杂。

云娘子端着碗和二丫坐在一方,看着面前的菜,都不敢伸筷子夹肉。这唐梨家吃的也太好了吧,里长家里也怕是不能一天三顿,一顿就有三个实打实的肉菜吧。

她原本觉得十文钱已经够多了,没想到午饭也吃的这么好,都有点不敢拿那十文钱了,就这样的饭菜,她这辈子和二丫都没这样吃过,每天让她干活不给钱都值了。

“云娘子,二丫,别客气,动筷子啊。”姜柔见云娘子不敢动筷子,劝着她吃,唐梨也顺手夹了一块鸡肉放到二丫碗里。

二丫看着碗里的肉,对唐梨道了一声谢,又看了她娘一眼。云娘子见二丫看她,心里有点发涩,柔声道:“二丫,吃吧。”

二丫得到云娘子的允许,抱着碗开心的吃起来。

下午要做的是梳毛和去除杂毛,云娘子吃完午饭更加卖力。她做完一份兔毛,唐梨就接过来跟着做一个笔头,不一会儿就快天黑了。

临近酉时,唐梨给了让云娘子十文钱让她和二丫回去,明天再来。

云娘子攥着手里的十文钱,牵着二丫的手走出唐梨家的大门。

“娘,今天吃的肉好多啊,都好好吃啊,唐姐姐家也好玩,明天我还能过来玩和吃饭吗?”二丫抬头望着云娘子。

云娘子看着二丫发亮的眼睛,心里发涩,“娘也觉得好吃,明天我们还来。”

作者有话要说:①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